住房是老百姓的安身之所。对于许多人来说,房子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工具,更是身心归于平静的栖息处。然而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,高昂的房价让不少人遭遇一房难求的尴尬,对于这部分“住房难”的人群来说,保障性住房无疑是久旱逢甘霖。作为惠民工程之一的保障性住房价格较低,可以满足低收入家庭的购房需求。只是,一房到手,并非万事大吉,既然保障性住房是让老百姓得实惠的民生工程,那么就不能“徒有其表”,配套设施必须跟上,才能让老百姓有房住、住得起、住得好。
搬进保障性住房,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幸福的,实现了自己的安居梦,但是有房住只是解决了生活需求的一个大问题,接下来生活中诸如孩子求学、看病就医、交通条件、茶米油盐等琐碎问题都会接踵而来。如若住房周围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,孩子上学没学校、买菜购物没超市、外出办事没公交车,就会为住房者增加生活成本,造成新的生活负担,让“民生工程”变成“糟心工程”,损害的是政府的诚信。
因此,保障性住房与它的配套设施应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交付,即便一时难以让配套设施一步到位,至少也要提供性价比较高的暂行方案,让老百姓放心住。此外,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后期管理,改善人居环境,才能确保老百姓住得舒心。针对保障性住房特点,要选聘收费低廉、服务水平高的物业管理企业进驻。物业公司要主动积极的与社区相配合,为小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,还要注重提升小区环境面貌,不仅要干净整洁还要进行美化、亮化,宜居的环境有助于增强百姓生活幸福指数。
总之,保障性住房实现了百姓的“安居”梦,“住有所居”之后要“居有所安”,所以,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,深化住房保障制度,才会让百姓住得更安心、更便捷、更惬意。(贺靖雯)